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厂房招商 > 正文内容

上海市金山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上海湾区”强劲发展引擎

admin7个月前 (09-21)上海厂房招商34

  日前,在动能澎湃、活力涌动的上海市金山区,上海湾区科创城中科生态数字港一期迎来开园。值得关注的是,开园仪式上,菲尔德克功能型光学级材料项目、MEMS气敏芯片总部、超级绝热无机材料项目等多家企业和平台签约落户,并入驻上海湾区科创城中科生态数字港。上海湾区科创城中科生态数字港项目分3期开发建设,项目整体投入运营后,可容纳约30家至40家企业总部、20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聚集近8000名科技创新人才,成为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发展高地。

  近年来,金山区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战略要求,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全面统筹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着重推进低效转型、技改转型、绿色转型3个方面的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动区域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科技创新蓄势增能,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区域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上海湾区科创城中科生态数字港一期于2021年12月拿地即开工,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包含7栋建筑,分别作为企业办公大楼、企业研发总部楼和人才公寓楼。同时,园区内还配建有图书馆、主题餐饮、咖啡空间等,于开园仪式当天正式对外开放。

  中科生态数字港项目位于上海湾区科创城的核心区域,于2020年由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和中国科技开发院共同打造。项目总投资14亿元,总占地约83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中国科技开发院在长三角区域的关键布局和上海湾区科创中心重要的科技承载板块。重点聚焦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以企业总部与科技研发为主导,创新孵化和配套服务功能为支撑的宜业、宜创、宜居的科创之城。

  中科生态数字港已注册70多家涵盖、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技术、新型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翱闻慧芯科技公司,其自主研发的纳米级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已达到国际领先的第三代数字集成技术水平,打破了西方在高端工业级芯片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应用场景覆盖全工业范围,包括石油化工、交通能源、航天工业等,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近年来,金山区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深化落实“转型升级”战略性要求,聚力打造“上海湾区科创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服务为主导,培育和聚集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形成“一核两区”的功能布局,努力建设一座杰出人才集聚、高端科研集成、先进成果转化、新兴产业汇聚、金融科技发展、品质生活融合的生态智慧科创城。

  作为上海湾区科创城的“核心”,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将重点汇聚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打造成为上海湾区科创城的科技服务集中地和科技创新集聚地。上海湾区科创中心自2019年4月开园以来,围绕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湾区科创产业园、清华大学天津高端院上海湾区联合研究与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成功创建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其中,上海湾区东湖国际创新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上海湾区大厦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做大新兴产业,金山正朝着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的定位靠拢。前不久,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公司研发的国产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M1的模型机亮相第23届工博会。这款飞行器使用纯电能源,可飞行250公里,设有5个座位,未来将主要用于城市通勤和中短途城际间出行。“我们的产品在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试制,目前已有很多在谈客户,包括一些国外的意向客户。”公司副总裁说道。

  位于金山区的华东基地,已拥有多家像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公司这样的优质企业。围绕“一基地、七中心”的发展规划,华东基地建设有1平方公里无人机起降点、800×30米跑道、58平方公里陆上空域、200平方公里海上空域、12平方公里空中连廊;打造了金山—舟山航线条;配套无人机展示交易中心和无人机教育培训中心等建设。目前,已累计引进各类研发制造型、应用服务型、研发测试型无人机产业链企业超40家。

  截至今年9月2日,华东无人机基地累计飞行161245架次,飞行14030小时,服务飞行人员26283人。“十四五”期间,华东无人机基地力争集聚30家至50家知名无人机企业,奋力开发低空经济;完成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区建设、适航技术研究中心市场化运营、海岛间低空无人机物流商业试运行、建设华东无人机空港。

  近年来,金山区立足制造业大区的定位,聚焦二产,做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4大产业集群。其中,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合金、高端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位于碳谷绿湾产业园的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围绕材料研发、工装模具、自动化、数据库、试验测试等各创新链环节,孵化企业20余家。其中,孵化耐高温特色树脂企业1家,支持上海石化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开发;孵化数据库企业1家,云端上传包括、华昌、晋飞等股东单位在内,国内外60余家企业超6000条材料数据,实现数据云平台商业化运行。研究院目前建立的行业专家库中已有超100位专家,形成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企业标准、科研论文等各类成果超40项。

  金山区还着重推行借梯登高、技改焕新。2019年,金山区出台了区级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0条政策,鼓励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其中在全市率先推出梯度成长政策,累计培育531家企业,其中48家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立项区级技术改造项目39个,撬动企业投资近9亿元实施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2022年,全区研发经费总投入39.5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3.5%,投入强度3.54%,同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8,比上年提升4名,企业也借助科技赋能获得转型新生。

  目前,金山区的纤维材料、无人机、生物制造已然开始起步。2022年以来,金山区纤维材料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相关部门和上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面向未来,金山区将立足产业定位,做强特色,推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具体而言,将以现有“4+8”市、区级特色产业园为载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更具特色的产业新赛道、新生态。为做精做强特色产业,金山已经制定出台了纤维、无人机、生物医药等配套政策。未来,金山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定会如金山出品的“御风未来”无人机一样御风而行。

  在推动新兴产业实现强筋壮骨的同时,金山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脱胎换骨。近年来,金山坚定不移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牵手2大化工基地共同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型、化工向材料转型、材料向高端转型、园区向绿色转型,着力重塑化工产业结构。

  近日,走进位于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的中天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呈现眼前。公司主要生产环保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后市场领域。事实上,中天科盛是从传统电镀转型为科技型企业的典型。转型发展中,企业一门心思搞科技创新,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优势产品的持续开发和创新升级能力,连续7年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更可喜的是,2022年,企业一举突破了“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原材料”这一高端原材料“卡脖子”问题,率先在国内研发出了此类材料技术,也获得了今年工博会新材料产业展优秀产品奖。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8%,净利润同比增长79.9%。

  只要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化工产业就能成为朝阳产业。事实也证明,越是推动化工产业往下游走、往精细化走、往新材料走,越能促进化工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比如,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基础材料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产品主要为光变色浓缩液、光变色树脂。甘田光学开辟了变色镜片、变色玻璃胶片及3C应用领域的技术高地,推动化工产业往智能绿色节能材料方向发展。其自主研发的光致变色材料及其生产的变色眼镜片(变色树脂、涂膜),已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且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并带领国内下游企业近3年新增产值18.96亿元、利税4.62亿元。

  事实上,企业大抓科技创新的背后,是金山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理念的具象化表现。近年来,金山区对落地企业连续开展5轮综合绩效评估,着力压减落后产能,加快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作为金山传统化工企业的集聚地,碳谷绿湾产业园之所以能成为全市“二转二”的转型发展示范园区,就是因为能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就金山全区而言,“十三五”以来,累计淘汰关停1013个项目,腾退调整低效用地1万多亩。调整了结构,实现了低效焕新。以碳谷绿湾产业园为例,2016年至2022年期间,关停企业近百家,但产值税收不降反升,企业亩均产值年均增长12%,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1%;污染排放不升反降,VOCs浓度从蕞高峰的198.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77.8微克/立方米。在腾退落后过程中,园区积极回购收储低效用地,引进投资超30亿元的巴陵石化热塑性弹性体等优质新材料项目,实现低效用地盘活换新,盘活约1400亩土地预计可实现超150亿元的产值、10亿元的税收。

  推进低效换新升级的同时,金山更是积极倡导绿色焕新。绿色低碳清洁是金山建设美丽湾区的鲜明底色,为此,金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系列绿色制造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加快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积极引导企业以绿色发展融入金山美丽湾区建设中。2019年以来,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业园区、工厂111个,“四绿”创建全市名列前茅,全区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以位于山阳镇的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企业是工业与消费包装产品皆备的软体包装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工业用纸包装、塑料包装及智能包装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服务,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工厂”“上海市智能工厂”等称号。

  金山区未来还将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推动低效土地二次开发,让沉睡的土地“醒”过来;腾笼换鸟嫁接项目,让闲置的厂房“活”起来;持续引导自主转型,让低效企业“涅槃新生”。与此同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赋能、技术创新,助力企业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实现传统化工深度转型、新材料等4大主导产业提智扩容,全方位提升金山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shcfck.com/index.php/post/9425.html

标签: 上海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马鞍山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马鞍山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在马鞍山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重点企业用工数据平台实时更新记者刘挺摄   招贤聚才、服务产业,马鞍山经开区再亮“新招”。经过近三个月的试运营后,5月6日上午,马鞍山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重点企业用工数据平台实时更新,就业指导、求职登记等服务窗口一字排开……走进位于金山嘉苑小区南部的马鞍山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部环境整洁...

润达医疗:公司在上海金山地区的工业产业园5月亦已复工复产相关研发生产业务逐步恢复正常

润达医疗:公司在上海金山地区的工业产业园5月亦已复工复产相关研发生产业务逐步恢复正常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看到上海已经发布6月1号全面解封的通知,请问公司在上海地区业务恢复情况怎么样?   润达医疗(603108.SH)5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鉴于上海疫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整体稳中向好,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类诊疗服务如门急诊、择期手术等逐步恢复。全面解封后,受疫情影响的相关诊疗需求将大幅提升,公...

火上热搜!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将开工和疫情有关?澄清来了

火上热搜!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将开工和疫情有关?澄清来了

  一则“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即将开工”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近日,有消息传出,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将于7月中旬在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产业园占地3平方公里,先期将打造720亩核酸产业首发地、先行区。   核酸产业园是否指的是“新冠病毒检测”,是否与近期疫情有关?对于部分网友的疑惑,“上海奉贤”公众号7月11日发文称“这是生物医药产业一一‘生命信使产业,主要是基...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将于10月13日上市交易总份额2亿份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将于10月13日上市交易总份额2亿份

  10月10日,国泰君安临港创新智造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发布。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基金名称为国泰君安临港创新智造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为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基金二级市场交易简称为临港REIT(扩位简称: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截至公告日前两个工作日即2022年9月29日,基金份额总额为...

一图读懂上海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

一图读懂上海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

  3月31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约4418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正式发布。   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上海正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对标世界科技产业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开放...

专家研讨上海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新模式

专家研讨上海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新模式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8日电(杨冬喜 于俊)由上海市技术市场协会园区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研讨会”16日在闵行区中环科技园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兆安,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王洪卫,上海市商务委外事处处长陈江,上海市技术市场协会会长、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上海市宝山区土地储备中心...

上海唯一!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入选世界城市日典型案例

上海唯一!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入选世界城市日典型案例

  记者近日从区生态环保局获悉,2022年10月31日,《上海报告·2022》在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发布,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作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被纳入其中,同时也是《上海报告·2022》案例中唯一一家低碳环保园区。   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位于佘山镇内,一直以来为建设绿色、科创、宜居的...

闵行区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闵行区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园区发展的精准指导,促进园区高端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产业新生态,根据《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沪府办〔《上海市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   深化落实“南北联动、双核辐射”空间发展战略,以“提升核心优势、深度产城融合”为主线,以高质量主体培育、高品质载体建设、...